大學生們在防艾宣蒸烤箱傳周活動上看宣傳資料。上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紅十字會的“防艾宣傳周”活動在學校舉行。
  “三年後,我的目標是中國人民大學,我要讓大家看到,艾滋病學校的孩子也是整合負債可以考上大學的!”近日,在世界艾滋病日國家衛計委組織的主題活動中,山西臨汾紅絲帶學校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初三學生璐璐(化名)在人民大學的活動現場說出了心聲。
  根據《艾有巢氏房屋滋病防治條例》以及相關法律法規,艾滋病患者擁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高考體檢和學校複檢中也都沒有艾滋病的檢查項,艾滋病患者可以報考大學。同時,從全國報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數來看,大學生群體感染者人數呈現逐漸上升趨勢。而現實中,一些高校對在校大學生中的艾滋病感染者仍然存在一定的歧視行為。
  大學校園歧西服艾現象存在
  “你願意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學生一起在大學校園裡學習、生活嗎?”當你在大學校園室內設計裡向學生提問時,你會得到不同的回答,有的會微笑著回答“願意”,也有的會尷尬地說“不願意”。
  記者在隨機採訪時還發現,不少大學生不願意接受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學生,認為他們“性生活混亂,本身就是不道德的人”。還有的學生雖然瞭解一些防艾常識,但覺得他們“有一種死亡的氣息,讓人壓抑,不想和他們獃在一起。”
  “目前大學校園裡確實存在一些歧視艾滋病感染者的行為。從我瞭解的個案看,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大學生一般有三種情況:一種是老師保密,繼續‘悄悄’上學;一種是學校會讓學生繼續上學,但要求他搬離校園;還有一種則是被直接勸退。有的學生得知自己室友是艾滋病感染者後,會馬上搬離宿舍。”孟林是中國艾滋病病毒攜帶者聯盟秘書處協調員,也是目前國內存活最久的艾滋病病人之一,近些年他一直在關註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群體。
  “之前我還接觸過一個學藝術的高中生,他報考某市高校時主動告訴學校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於是校方明確告知他不能被錄取。後來他據理力爭,校方纔同意他可以上學,但不能在學校用餐,不能住宿舍,最終這個學生被迫放棄上學。”
  孟林說,雖然國內有法律法規明確表示,艾滋病患者擁有就醫、上學、就業的權利,但現實中的歧視,使學生無法繼續受教育。
  疾控中心對大學生患者嚴格保密
  在校園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大學生往往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一方面擔心病情發展,另一方面也害怕老師、同學知道。“除了父母和極其要好的朋友,我不會將自己的病情告訴任何人。因為在現在的環境中,這樣做肯定會受歧視,何必呢?”一位在校大學生患者向記者表示。
  據瞭解,按照規定,大學生通過主動檢測、獻血等途徑被髮現HIV呈陽性之後,屬地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會對本人進行一對一通知。“為了更好地保護患者權利和隱私,我們採取的是‘外松內緊’的服務方式。‘外松’,是指國家政策明確規定HIV感染人群享有就學、就業和婚姻等基本權利,疾控中心不會直接通知校方或用人單位,以免影響他們相關權利的實現。‘內緊’,則指會與HIV感染者保持長期聯繫,定期與患者見面、檢測,我們還會引導感染者動員自己的性伴侶等密切接觸人群去檢測,避免近距離小範圍的擴散。”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控制所所長盧紅艷說,對大學生患者的保密措施更嚴格,目前北京還沒有出現醫院將艾滋病感染者信息泄露給學校、老師的情況。
  “隨著對艾滋病防治宣傳的增多,高校對艾滋病的瞭解也越來越多,在面對大學生感染者時也會做出妥善處理。”北京紅絲帶之家辦公室副主任韓晶說,去年艾滋病日前後,國內某高校有一名大四學生被確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這名學生很優秀,即將保研。學校得知情況後,先聯繫地壇醫院為學生看病,同時在學校範圍內保密。通過吃藥,這名學生很快從急性感染期的癥狀中恢復了。只是後來他沒有選擇讀研,而選擇了回家鄉工作。
  值得註意的是,在大學校園裡很多人瞭解艾滋病的傳播途徑等基本常識,但真正要面對這個群體時,卻產生了畏懼心理。盧紅艷指出,人們對艾滋病大都要經歷一個“知信行”的過程,從掌握艾滋病傳播的基本知識、到逐漸樹立科學觀念並打破恐艾心理,再到真正坦然地與艾滋病感染者接觸、適應,需要剋服一些困難。這中間的每一步,都將折射出整個社會心態的良性發展,也將是我們社會文明的巨大進步。
  ■ 高校宣傳
  防艾宣傳站將推廣至80餘高校
  學校代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中醫葯大學等
  活動形式:“防艾宣傳周”、“同伴教育”培訓、相關選修課
  “同伴教育”已開展多年
  12月5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紅十字會的“防艾宣傳周”活動在學校虹遠小廣場舉行,紅十字會會員舉著“因為愛,無畏艾”的橫幅,做著“我們都一樣的”手語,發著防艾宣傳小冊,呼籲大家預防艾滋病傳播,告別恐艾心理。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紅十字會會長謝忠強介紹,每年12月的第一周是學校的“防艾宣傳周”。今年的活動主要是通過有獎問答來幫助同學們瞭解艾滋病相關知識。此外,學校紅會的培訓部每年都會舉行4期同伴教育,每期邀請20位同學參加,經過同伴教育的同學能很好地掌握艾滋病相關知識。
  據瞭解,目前北京大多數高校都會通過學校紅十字會或者相關社團舉辦世界艾滋病日的宣傳活動,同時,也會定期開展防艾宣傳教育活動,其中“同伴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教育形式,已經開展多年。
  “這些防艾知識,通過同齡人坐在一起聊,通過游戲、討論等形式來相互交流,傳播效果要好很多。”北京科技大學青春紅絲帶社團副社長李玉山介紹,社團的核心成員都是經歷過專業培訓、有相關資格證的。這個學期他們每星期都會有一期同伴教育活動,每期兩個半小時,二十多人參加,學生都是自願來的。“有的同學跟我反饋,之前他們不是很願意來,因為覺得話題敏感。來了之後反而覺得艾滋病根本不可怕,心裡也放鬆了很多。有時一次活動就能改變一個人的思想。”
  該社團活動部部長李木子介紹,同伴教育互動會有一些游戲,如野火培訓就是讓同學扮演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學生,模擬初篩、復篩等檢測流程,體會那種感覺。同學們還會進行價值觀的討論,比如假設有一粒可以治愈艾滋病的藥,是給感染的嬰兒、性工作者,還是醫生,每個人都可以談談自己的想法。“通過介紹一些基本知識和理念,我們希望能傳播一種觀念:艾滋病並不可怕,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要‘零歧視’。”
  防艾內容成高校選修課熱門
  一些高校在選修課中也會涉及到防艾的內容,如北京大學熱門通選課《人類的性、生育與健康》會在課堂上為同學們詳細講解性、生育和疾病防護知識,北科大每學期都開設的選修課《大學生醫學衛生保健基礎》也會有兩個課時專門講解艾滋病的相關內容。“每年在新生軍訓時,學校也會組織各種講座,其中第一堂就是傳染病防控知識講座,裡面就會有防艾的內容。”北京科技大學醫院業務副院長李素君說,這個講座在每次的滿意度調查中都是數一數二的。
  據瞭解,近日北京市首個青少年健康服務站在北京中醫葯大學成立,學生們在學校內就能進行免費的艾滋病檢測咨詢、領取安全套,這也是安全套發放首次走進校園。鑒於近年來艾滋病感染在大學生中呈流行趨勢,防艾宣傳健康服務站將推廣至全市80餘所高校。
  盧紅艷也透露,近年來在北京市的各大高校中,受HIV感染的學生數量也呈上升趨勢,其中性傳播為主要傳播途徑,其他兩種途徑傳播的基本沒有,而男男同性戀人群也已成為大學生中受感染的主要人群。盧紅艷認為,必須增加大學生的性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 調查
  多數學生不願與感染者做同學
  在世界艾滋病日到來之際,國家衛計委艾滋病重點實驗室主任尚紅介紹,從全國報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數來看,大學生群體感染者人數呈現逐漸上升趨勢。到2012年年底,15-24歲的青年學生感染者比例上升到1.7%。數據顯示,在大學生感染者數據中,有70%是男男性傳播感染者,95%的感染者為男生。
  上周,結合以上數據,新京報聯合新浪教育發起“你願意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做大學同學嗎”的網絡調查,以下數據截至截稿日12月6日。
  64.6% 選擇不願意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學生一起在大學校園裡學習、生活。
  74.8% 認為如果自己是家長,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同學習、生活。
  40.4% 接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以與普通學生共同上課。
  34.7% 認為應該為艾滋病感染人群設立專門的高校。
  D06-D08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孔悅
  新京報製圖/張妍
  D06-D07版攝影/新京記者 王遠征  (原標題:高校防艾教育夠廣不夠深?(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vdpjtnx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